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1年,「張老師月刊」正式出現在市面上。這原本是救國團「張老師」的內部通訊,改版上市

愛情關係

愛情關係

愛情關係

廣義來說,一對一關係是雙方能夠僅僅因為對方而彼此真實相互關聯,無須談論他人(三角關係)或跟個人無關的事物……但說到底,其實沒有人知道一對一關係的真正樣貌,因為任何關係的品質永遠都有改善的空間。從更務實的層面來說,一對一關係存在於自我分化相當充分的兩個人之間;這兩個人可以用成熟、尊重的態度直接溝通,而沒有成熟度較低關係中的難題改善一對一關係所做的努力,所改善的是家庭中的關係系統,這也是認識自我的重要練習

─莫瑞.包溫, 1974年

 

 

一本以各種角度討論關係的書籍,怎麼可能從頭到尾幾乎沒有使用到「愛」這個字?「愛」是一個很有趣的字。大家都自認為知,但問題就出在為愛下定義時的假設 —以為所有人都用了一模一樣的定義。「愛」大概是我們的語言中,最為模稜兩可的語彙之一;原因在於這個字。人們在諮商室裡,對於設法明白什麼是愛所表達出來的挫折感遠甚於其他字眼。

 

 

「愛」這個字使用起來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在盡可能以明確而深思熟慮的方式來看待關係的時候,這個字的情緒指數太高。充滿情緒的語言使用到一個程度,思維也會從情緒出發,而不再理智、合理;如此思考出來的結果,可靠性也就較低。愛被用來當作維持關係的理由;而不愛了就成為結束關係的原因。這種思路是經常以情緒主導生活、較少依賴思考或內在指導原則的人最常沉溺其中的。

 

 

包溫理論保持客觀、觀察事實,目的在於將人類行為的研究引入科學範疇。愛,是一種主觀的概念,很難、甚至不可能帶入科學範疇。於是,「愛」這個充滿光與熱的概念就被包溫理論基於幾項重要的前提而排除了。

 

 

當然,情緒在性愛過程中是很明顯的。親暱歡愛的時刻怎麼可能毫無情緒?頌讚、詩詞、歌詠,都是這類親密舉動充滿感受的一面。戀愛的感覺真好。不過,炙熱的「愛情」關係往往有可能帶來彷彿深入叢林的各樣不安。這種時候,穿越叢林的周延引導就成了詩詞、歌賦之外,一項令人歡迎的重要指南。對於許多人來說,理論就是這一類指南。

 

 

為了讓關係擺脫許多人口中雲霄飛車般的強烈起伏,除了感覺之外,思考也必須同時發揮作用。如果強烈的吸引力能夠因著持久的「區隔、平等、開放」的友誼而感到滿意,並按捺住性的歡愉,那麼這類濃烈的感情長期下來是否較有可能成功?在這些前提下,人就比較有機會以深思熟慮的方式探索並認識指導原則、了解自己在對方身邊是否能夠獨立思考,並且看看是否有發展長期友誼(也就是所有穩固關係必備基礎)的可能性。而且就進一步建立自我而言,也比較可能看出即將形成的情緒系統對於關係中的兩個人是否都有益處。

  更多內容

(本文節錄《解決關係焦慮》第20章,第201-203頁)


詢價留言

您好,如有任何詢價需求,請善用這裡的【詢價留言】我們在收到您的留言時,會盡快處理及回覆!

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
同步成為台灣黃頁詢價供應商。
To:
張老師

聯絡人:張**

Email:s**s*@lppc.com.tw

詢價回覆率:100%

免費諮詢
https://gulili.web66.com.tw/web/News?postId=1343639室內裝修污染 甲醛超標讓人憂

室內裝修污染 甲醛超標讓人憂

打造一個會做生意的網站,自帶流量、保證有單! 前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