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銀娟 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當爸爸去午睡的時候,他正在客廳看電視。他還不知道,從此爸爸再也不會醒來了。
因此,當阿嬤叫不醒爸爸的時候,當救護車鳴著尖銳的警笛前來的時候,他嚇壞了。疼愛他的爸爸一直沒有醒來。他的身體已經僵硬,眾人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能將爸爸搬出房門。他嚇壞了,一直哭,可是全家人都在驚懼慌亂之中,沒有人有心力好好安慰跟擁抱八歲的他。
從此,他只要聽到救護車的聲音,就會湧起一種莫名的、恐慌的感覺。
這是我一個小姪子的故事,那時他才國小二年級。告別式後,當我陪著他,要把他寫的信燒給爸爸時,瞥到信紙上寫著:「爸爸,我愛你,我會永遠記得你。」
這便是「心靈時鐘」裡,小男孩寫給去世的爸爸的最後一句話。
當初會想拍攝這樣的題材,其實就是這麼簡,因為對失親的孩童感到不忍,所以想拍攝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來不及跟爸爸道別的孩童故事。
正因為還來不及說再見,就忽然永別了,所以有時候,我們無法停止問自己:「如果那天早上我不要讓媽媽出去幫我買早餐,她是不是就不會出車禍死了?」「如果我不要吵著爸爸帶我去阿嬤家度假,他是不是就不會遇到地震死了?」這種不合理的自責與內疚,常常發生在很多遺族身上,而且成為一個永遠不敢讓人知道的祕密。
因為有時候,思念有多深,內疚就會那麼深。
小姪子在他爸爸去世後,經歷過許多跌跌撞撞的生活,無論是在學校或是在家裡,都狀況百出。我不知道他的內心世界,曾經歷過多大的風暴,但在我寫劇本、做功課的期間,看到許多喪親的孩童所面臨的困境,非常不忍。這些孩子,有的家庭經濟陷入谷底,有的在學校受到霸凌,有的被親戚閒言閒語,有的完全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在黑暗中獨自咀嚼無解的痛苦。
讀著這些遺族的心情手札或是訪談紀錄時,我的心常感到深深的刺痛,多麼期盼這個社會能有更多人瞭解他們的心聲、關懷他們的處境,進而伸出援手幫助他們。不要再有歧視,不要再有冷漠,不要再有霸凌。
「心靈時鐘」與其說是一個關於失親兒的故事,更不如說是一個關於思念與失落的故事:關於生命的重大失落、關於措手不及的天人永隔、關於無法停止的思念。無論至親是死於墜機、死於心肌梗塞、死於自殺,或是死於任何天災人禍、任何意外,那種來不及說再見的痛,那種天人永隔的苦,那種強烈的思念與忿怒,是歲歲年年都會啃噬我們的心的。
你害怕看悲傷的故事嗎?你害怕看沉重的電影嗎?其實我也怕可是,在戲院裡,我們的傷痛與淚水才不到兩小時,可是對有的人來說,他們卻在那樣的傷痛與淚水中度過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
如果你從沒經歷過那樣的傷痛,很期盼你來看看「心靈時鐘」,一起來瞭解這群來不及跟至親說再見的遺族。而如果你曾經歷,或是正在經歷這樣深刻的傷痛,請你一定要記得,這一切並不是你的錯。這世界上有許多我們無力解答的問題,有許多我們無法得知的真相,有許多歧視或怪罪我們的人們,這都不是我們的責任。而在內疚與痛苦啃噬你的時候,請你記得原諒自己;在別人歧視或傷害你的時候,請你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溫暖的眼神。
【報馬仔】
電影「心靈時鐘」,將於2016年11月18日,全省同步上映。
讀書吧:https://goo.gl/urpciw
Hami電子書城:https://goo.gl/UJ00fG
。

房屋二胎貸款中森0980042699洪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