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德聰 文字整理/高惠琳 圖片來源/Pixabay
耐心,成功的基本要件
這一代的青少年充滿創意和想法,他們比老一輩敢衝、勇於做自己。不過,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感到困擾的現象:
遇到問題時,不太願意花時間動腦筋,希望可以直接獲得答案;遭遇困難和挫折時,很容易放棄;喜新厭舊,興趣和目標經常在改;不喜歡排隊、不想要等待、不願意禮讓他人…。
總的來說,他們的性子比較急,相對缺乏耐心和耐性。
我們都知道,很多事情、許多研究要成功,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反覆嘗試,好比:抗黴菌抗生素的代號是「666」,原因是經過六百六十六次的試驗才成功;國父革命成功,也是歷經無數次的失敗。所以,耐心絕對是成功的基本要件。
基本上,擁有良好的耐心耐性,往往跟個人的情緒管理、挫折忍受力、基本修養,都有關。也,遭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比較不會出現言語或行為的失控,能夠靜下心來自我反省、做出調整,同時也比較願意花時間、精力,去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處理事情也比較少出現失誤
另外,研究也發現,有耐心耐性的人,不管是在學習上、人際互動上、工作上,往往比較會有好的表現和成就。
沒有耐心,來自於缺乏訓練和培養
那麼,耐心耐性,到底是天生特質,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先天因素
每個人天生特質不同,有些孩子的專注力比較差、堅持度低、情緒反應大、適應力不良,甚至是過動症、亞斯柏格症等特殊疾病,這時,在耐心的培養和訓練上,都會比較困難。
*發展因素
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相關的研究顯示,兩歲之前的幼兒,因為表達和理解能力還未成熟,對於「等待」的概念很模糊,因此,動不動就哭鬧,這階段是很難培養耐心的。所以,必須等孩子再大些,各方面逐漸發展妥當,才能夠進行耐性的訓練。
*後天因素,包括:
1.父母急於代勞
現代父母大都很忙碌,當孩子剛開始學習新事物,不上手或是面露難色,父母往往會為了節省時間而搶著代勞,或是直接給答案,導致孩子無法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出耐心。
2.習慣立即回饋
少子化時代,很多父母過於寵愛子女,對於孩子的一言一行和需求,會立即回應、快速滿足,在不經意中養出沒有耐心的孩子。
全文未完,購買雜誌觀看全文
讀書吧:https://goo.gl/urpciw
Hami電子書城:https://goo.gl/UJ00fG
。
房屋二胎北市中森0980042699洪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