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1年,「張老師月刊」正式出現在市面上。這原本是救國團「張老師」的內部通訊,改版上市

良好溝通,讓親子更麻吉

良好溝通,讓親子更麻吉

張德聰 (採訪整理/高惠琳) 攝影/黃念謹

 

孩子頂嘴,可能是成長的訊息。
中華民族是個重視禮教的民族,傳統觀念中,總是認為小孩子就應該「有耳無嘴」,因此,對於孩子的積極表達自我,往往會詮釋成負面的頂嘴行為。
 

但是,從人類的發展來看,頂嘴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好比幼兒一歲多開始學說話,到了兩歲左右,心理發展上正值自我意識萌芽,開始會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認知上卻還是懵懵懂懂,因此進入了所謂的「難纏期」,只要是不喜歡、不想要、不滿意,就會耍起脾氣,猛說「不要」、「我不要」。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渴望長大,會急著想要證明自己,希望擁有更多的掌控力和自主權,另一方面卻渴望同儕,尋求肯定和歸屬感,正由於處在身心發展不平衡的階段,對權威的反抗,導致經常和父母唱反調,出現頂嘴的行為。
 

,大人必須有所關注、適度管教,但是,老實說,如果孩子一直悶不吭聲、唯命是從,也並不見得是好事。


孩子願意/敢於主動表達與父母不同的意見,從某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成長的訊息。

 

以理性、客觀的態度,解讀孩子的頂嘴。
孩子會頂嘴,不一定是壞事。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愛頂嘴的孩子,腦袋比較靈活,他們善於運用思考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還有,他們的意志力相對比較堅定,同時也比較具有人際交流、溝通的能力。


話雖如此,但是也有其相對條件,例如:大人的包容和接納,能夠適度地引導和教導,讓孩子的頂嘴,慢慢發展成理性的思考、建設性的溝通,而不是流於情緒性的發洩。
 

所以,大人們有需要客觀理解、探討孩子頂嘴的可能原因,進而做出適度的回應。
 

除了上述的發展原因之外,孩子會頂嘴,也包括了以下幾種可能:
過去負向情緒的累積
長期被壓抑的情緒和作為,讓孩子對於大人的任何言語、要求,一味採取反彈。
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
年輕孩子在言行上還不夠成熟,加上急於想要表達自我,很容易出現類似頂嘴的狀況。
抗議/抗拒父母
對於父母的管教方式、規範、期許…,無法接受,於是用頂嘴來表達抗議或抗拒。

 

 

全文未完,購買雜誌觀看全文
讀書吧:https://goo.gl/qm7SVs
Hami電子書城:https://goo.gl/ksrkgZ

 

詢價留言

您好,如有任何詢價需求,請善用這裡的【詢價留言】我們在收到您的留言時,會盡快處理及回覆!

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驗證碼圖片
同步成為台灣黃頁詢價供應商。
To:
張老師

聯絡人:張**

Email:s**s*@lppc.com.tw

詢價回覆率:100%

免費諮詢
https://0225501019.web66.com.tw/web/News?postId=1343620民間二胎房貸房屋貸款房屋二胎中森0980042699洪經理

民間二胎房貸房屋貸款房屋二胎中森0980042699洪經理

打造一個會做生意的網站,自帶流量、保證有單! 前往了解